这般看来,朱由校这两年的时间,几乎就将明朝的岁入翻了一番,可是朱由校却是个用钱的高手,几乎接连不断的战争将库房中的那些银两花了个精光,泰昌元年亏损了三百万两,天启元年因为收入多,倒是盈余了五百万两,可是天启二年可就不得了,这立马就要过年了,度支部对今年财政的预测是亏损六百万两!这个是不得了的数字,六百万两,当初明朝和倭国打了三年的朝鲜战争,这个数字也不过六百多万两的支出,现在这才半年多的时间,不说总计一千多万两白银的支出,光光亏空便是六百万两,这武器越先进就越耗钱,也许在明朝这个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发达的地方装备这么一只庞大的火器部队有些不适宜,这简直就是烧钱啊!
孙承宗和徐光启的发言不一致,使得朝中的其他官员犯了难,想依照朱由校的表情行事,可是朱由校今天又让人看不出深浅,一时间二十多个人或者交头接耳,或者闭眼沉思,朱由校却是不动声色,在这个时代,外部的威胁对明朝来说已经不是主要的矛盾了,只要明朝是一个团结稳定的情形,其他国家害怕都来不及,如何还敢来招惹!所谓攮外必须安内就是这个意思,可是如今要把朝廷整理的顺顺畅畅却不是这般容易,要想让大臣们提出一些好建议更是困难...
朱由校见到众臣这般犹豫不决,知道这种庭议也是白费力气,真的还不如自己拿了主意算了,于是说道:"这倭国对我大明来说,算不得什么要紧的地方,朕要得不是这倭国的土地,再说现在就算要占领倭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如孙承宗的意思,给朕博些好名声吧!"
朱由校的话让孙承宗神色一振,于是立刻回道:"皇上,那微臣就按照预定的方案行事了!"
朱由校心想签就签,虽然那和约现在看来没什么意思,倭国认大明为父母之国,年年朝贺,岁岁进贡!另外赔偿三千万两白银,分五十年还清!租借平户、下关还有江户附近的大阪为明军的基地,这已经是非常苛刻的条件了,要不是幕府快要倒台,那里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再说除去这些条件,还有一些不需花钱的条约,比如倭国不许建造大船,倭国的沿海二十年内的海防由明朝负责!这些可把倭国放在了明朝的显微镜之下,如果这个条件之下,倭国一辈子也不要想重新崛起的事情了!虽然徐光启还想在倭国打打杀杀,用鲜血再去博取一些利于自己的条件,朱由校也有些心动,但是这仗如果要接着打,那就是要把倭国全部攻占下来了,要不半吊子的事情,更让人难过!
"签吧,签吧!这些事情让外务部和理藩部的去,另外签约之后可以放弃一些赔偿,比如赔款问题,放松一些,我们是要削弱对方,不是要把他的油水榨干,如今倭国不要说付清赔款,就是自己也是粮饷不齐,如果我等逼的太急,还不是鸡飞蛋打,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要这次大战的回报能够大于投入,那朕就十分满意了!"
朱由校这般说是最符合朝中大臣的心愿的,要说明朝虽然近年来国势下降,周围的一些蕃邦都开始放松和大明的联系了,这次征倭战争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是好歹给一些蠢蠢欲动的邻国提了提醒,如今的明朝可不是以前软弱可欺的明朝,要是把明朝的皇帝朱由校给惹急了,不把你打的落花流水,国破家亡那里会收手!而朱由校的这句话更是将大明对外关系的精髓道了出来,仁义,这就是大明和周围国家交往的基础!
"微臣明白了,这倭国物产有限,我等自然做不到杀鸡取卵的事情,再说这和谈并不是我大明对倭国战争的结束,我大明以后或许不需一兵一卒便可以将倭国取下!"孙承宗说的意思是明朝支持的松浦信隆幕府,虽然朱由校知道这松浦信隆也不是什么好货色,这厮不过是想借着朱由校的帮助把倭国的征服,然后自己过过大将军的瘾而已,不过朱由校也是利用,这松浦信隆虽然已经自己封为幕府将军,但是这都城设在平户,而平户驻扎了明军的四万水师和陆战部队,还有规模庞大的水师,这松浦信隆再怎么蹦达也跳不出朱由校的手掌心!而朱由校有了松浦信隆便可以很好的管理倭国的事务了,而且自己也不会搭上攻城掠地的恶名...
朱由校这时笑了笑,然后说道:"这事暂且就这么办着吧,那徐光启你给朕讲述一下我大明征倭部队撤离的方案!"
朱由校一直害怕有人依仗兵权造反,对大明的部队左右折腾,不让人有犯罪的可能,但是费了不少力气,这军权还是被徐光启把守着,特别是李之藻荣华富贵之后,徐光启的势力更是大长,权势直逼孙承宗,这徐光启如今身为大明内阁副总理,分管的是军、农工商、科技文化卫生方面的事情,这大明军队撤离倭国的事情便由徐光启亲自负责!
徐光启见到朱由校严重突然爆出了一丝奇怪的神色,便知道这里面肯定要小心,这打仗简单,谈论军功,收拾战利品却是一个十分惹眼的问题,不小心就要犯错误了!
"回皇上,这战争停止,倭岛上自然不需那么多人手,五个月来,我大明源源不断的往倭国投送了二十一万部队,经过五个月的长期苦战,共有六万多人在倭国阵亡或者重伤失去战斗力,如今驻岛的部队大约有十五万,是大明全部兵力的七分之一强其中水师九万多人,这数目占了我大明水师的二分之一!如今倭岛上即将停战,这些兵力就显得太多了,因此削减一半的部队是必须的,其中倭国的平户驻扎大军两万人,下关岛两万,大阪三万,剩下的部队重新回到原来部队!"
朱由校心想这八万人估计也不是个小数字啊,不过这仗也算值了,让倭国给自己练了练兵,以后收复蒙古、新疆、西藏就方便了,再说这次打仗也培养了几个年轻干部,但是这几个干部还真是会给自己捣乱...
"嗯,这样还是不错,那这次内阁怎么还没有给朕把这次征倭之战的军功单子递来,朕也好提携提携几个表现突出的官员,这样也不会寒了那些为朕,为大明厮杀的将领的心啊!"
朱由校的话说的语气甚是奇怪,徐光启顿时知道朱由校今日不对劲的原因了,估计是在为最近的那些事情发火呢!不过朱由校问到头上,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回皇上,这次战事持续了半年时间,这战功统计自然要花一些时间..."
"时间,不是这般吧,不是军功折子没到,是朕想看到的没有看到,朕见了朝廷那么多奏折,其中都是说孙元化的好话,那袁崇焕只是只言片语提到,就是固守后方的风落云也比袁崇焕出现的次数多,这成什么体统!海军陆军部难道办事就是这般拖拉的么!"
朱由校这怒摆明着就是预定了要发的,不过这倒是可怜了海军部和陆军部的两个尚书,急忙出来一阵解释,朱由校自然是不怎么搭理,孙承宗和徐光启这时倒是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无非是想让袁崇焕升官嘛!这不就是一句话么,用的上一来便是给脸色么!再说这没有报上袁崇焕的功劳的事情,还不知道朱由校说的是不是真,或许是朱由校随便找的一个籍口而已!
孙承宗见到朱由校把苗头指向了孙元化,便是顺势插上一句,冷冷的说道:"回皇上,这孙元化身为此次征倭战事的总指挥,功劳自然大些,至于袁崇焕,微臣以为是疏忽吧!"
徐光启见到孙承宗说话便是觉得不妙,这话看似辩护孙元化,但是其实是把孙元化推到冒领军功的位置上去,果然够阴险!徐光启也不是等闲之辈,连忙说道:"回皇上,微臣也一直以为袁崇焕将军此次征倭战事战绩突出,攻占下关时将大明水师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至,然后在攻占江户的战役里,战绩也决不逊色于孙元化,绝对是个可造之才啊!这回海军部的确有些纰漏!"
朱由校心想这徐光启是受了西人的影响,做事比孙承宗等人无顾忌多了,换做是孙承宗,就绝对不会这般快的改变主意附和自己的,不过这回铁定要把孙元化给打压打压,要是再让孙元化升官,大明的军队就要被徐光启一伙操纵的七七八八了!
朱由校这时笑着对孙承宗说道:"孙爱卿以为如何呢!"
孙承宗和徐光启的发言不一致,使得朝中的其他官员犯了难,想依照朱由校的表情行事,可是朱由校今天又让人看不出深浅,一时间二十多个人或者交头接耳,或者闭眼沉思,朱由校却是不动声色,在这个时代,外部的威胁对明朝来说已经不是主要的矛盾了,只要明朝是一个团结稳定的情形,其他国家害怕都来不及,如何还敢来招惹!所谓攮外必须安内就是这个意思,可是如今要把朝廷整理的顺顺畅畅却不是这般容易,要想让大臣们提出一些好建议更是困难...
朱由校见到众臣这般犹豫不决,知道这种庭议也是白费力气,真的还不如自己拿了主意算了,于是说道:"这倭国对我大明来说,算不得什么要紧的地方,朕要得不是这倭国的土地,再说现在就算要占领倭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如孙承宗的意思,给朕博些好名声吧!"
朱由校的话让孙承宗神色一振,于是立刻回道:"皇上,那微臣就按照预定的方案行事了!"
朱由校心想签就签,虽然那和约现在看来没什么意思,倭国认大明为父母之国,年年朝贺,岁岁进贡!另外赔偿三千万两白银,分五十年还清!租借平户、下关还有江户附近的大阪为明军的基地,这已经是非常苛刻的条件了,要不是幕府快要倒台,那里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再说除去这些条件,还有一些不需花钱的条约,比如倭国不许建造大船,倭国的沿海二十年内的海防由明朝负责!这些可把倭国放在了明朝的显微镜之下,如果这个条件之下,倭国一辈子也不要想重新崛起的事情了!虽然徐光启还想在倭国打打杀杀,用鲜血再去博取一些利于自己的条件,朱由校也有些心动,但是这仗如果要接着打,那就是要把倭国全部攻占下来了,要不半吊子的事情,更让人难过!
"签吧,签吧!这些事情让外务部和理藩部的去,另外签约之后可以放弃一些赔偿,比如赔款问题,放松一些,我们是要削弱对方,不是要把他的油水榨干,如今倭国不要说付清赔款,就是自己也是粮饷不齐,如果我等逼的太急,还不是鸡飞蛋打,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要这次大战的回报能够大于投入,那朕就十分满意了!"
朱由校这般说是最符合朝中大臣的心愿的,要说明朝虽然近年来国势下降,周围的一些蕃邦都开始放松和大明的联系了,这次征倭战争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是好歹给一些蠢蠢欲动的邻国提了提醒,如今的明朝可不是以前软弱可欺的明朝,要是把明朝的皇帝朱由校给惹急了,不把你打的落花流水,国破家亡那里会收手!而朱由校的这句话更是将大明对外关系的精髓道了出来,仁义,这就是大明和周围国家交往的基础!
"微臣明白了,这倭国物产有限,我等自然做不到杀鸡取卵的事情,再说这和谈并不是我大明对倭国战争的结束,我大明以后或许不需一兵一卒便可以将倭国取下!"孙承宗说的意思是明朝支持的松浦信隆幕府,虽然朱由校知道这松浦信隆也不是什么好货色,这厮不过是想借着朱由校的帮助把倭国的征服,然后自己过过大将军的瘾而已,不过朱由校也是利用,这松浦信隆虽然已经自己封为幕府将军,但是这都城设在平户,而平户驻扎了明军的四万水师和陆战部队,还有规模庞大的水师,这松浦信隆再怎么蹦达也跳不出朱由校的手掌心!而朱由校有了松浦信隆便可以很好的管理倭国的事务了,而且自己也不会搭上攻城掠地的恶名...
朱由校这时笑了笑,然后说道:"这事暂且就这么办着吧,那徐光启你给朕讲述一下我大明征倭部队撤离的方案!"
朱由校一直害怕有人依仗兵权造反,对大明的部队左右折腾,不让人有犯罪的可能,但是费了不少力气,这军权还是被徐光启把守着,特别是李之藻荣华富贵之后,徐光启的势力更是大长,权势直逼孙承宗,这徐光启如今身为大明内阁副总理,分管的是军、农工商、科技文化卫生方面的事情,这大明军队撤离倭国的事情便由徐光启亲自负责!
徐光启见到朱由校严重突然爆出了一丝奇怪的神色,便知道这里面肯定要小心,这打仗简单,谈论军功,收拾战利品却是一个十分惹眼的问题,不小心就要犯错误了!
"回皇上,这战争停止,倭岛上自然不需那么多人手,五个月来,我大明源源不断的往倭国投送了二十一万部队,经过五个月的长期苦战,共有六万多人在倭国阵亡或者重伤失去战斗力,如今驻岛的部队大约有十五万,是大明全部兵力的七分之一强其中水师九万多人,这数目占了我大明水师的二分之一!如今倭岛上即将停战,这些兵力就显得太多了,因此削减一半的部队是必须的,其中倭国的平户驻扎大军两万人,下关岛两万,大阪三万,剩下的部队重新回到原来部队!"
朱由校心想这八万人估计也不是个小数字啊,不过这仗也算值了,让倭国给自己练了练兵,以后收复蒙古、新疆、西藏就方便了,再说这次打仗也培养了几个年轻干部,但是这几个干部还真是会给自己捣乱...
"嗯,这样还是不错,那这次内阁怎么还没有给朕把这次征倭之战的军功单子递来,朕也好提携提携几个表现突出的官员,这样也不会寒了那些为朕,为大明厮杀的将领的心啊!"
朱由校的话说的语气甚是奇怪,徐光启顿时知道朱由校今日不对劲的原因了,估计是在为最近的那些事情发火呢!不过朱由校问到头上,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回皇上,这次战事持续了半年时间,这战功统计自然要花一些时间..."
"时间,不是这般吧,不是军功折子没到,是朕想看到的没有看到,朕见了朝廷那么多奏折,其中都是说孙元化的好话,那袁崇焕只是只言片语提到,就是固守后方的风落云也比袁崇焕出现的次数多,这成什么体统!海军陆军部难道办事就是这般拖拉的么!"
朱由校这怒摆明着就是预定了要发的,不过这倒是可怜了海军部和陆军部的两个尚书,急忙出来一阵解释,朱由校自然是不怎么搭理,孙承宗和徐光启这时倒是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无非是想让袁崇焕升官嘛!这不就是一句话么,用的上一来便是给脸色么!再说这没有报上袁崇焕的功劳的事情,还不知道朱由校说的是不是真,或许是朱由校随便找的一个籍口而已!
孙承宗见到朱由校把苗头指向了孙元化,便是顺势插上一句,冷冷的说道:"回皇上,这孙元化身为此次征倭战事的总指挥,功劳自然大些,至于袁崇焕,微臣以为是疏忽吧!"
徐光启见到孙承宗说话便是觉得不妙,这话看似辩护孙元化,但是其实是把孙元化推到冒领军功的位置上去,果然够阴险!徐光启也不是等闲之辈,连忙说道:"回皇上,微臣也一直以为袁崇焕将军此次征倭战事战绩突出,攻占下关时将大明水师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至,然后在攻占江户的战役里,战绩也决不逊色于孙元化,绝对是个可造之才啊!这回海军部的确有些纰漏!"
朱由校心想这徐光启是受了西人的影响,做事比孙承宗等人无顾忌多了,换做是孙承宗,就绝对不会这般快的改变主意附和自己的,不过这回铁定要把孙元化给打压打压,要是再让孙元化升官,大明的军队就要被徐光启一伙操纵的七七八八了!
朱由校这时笑着对孙承宗说道:"孙爱卿以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