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道皇帝“失魂症”复发,在回宫的路上,赵飞燕就向刘欣推荐了一位国家大事上顾问—师丹。

    师丹为人“议论深博,廉正守道”,在皇帝还是太子时就做过太子太傅,太子即位后,以太子太傅的身份做了左将军,赐关内侯的爵位。

    于是,刘欣一回到未央宫后,直接前往天禄阁,并立刻召见师丹。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师丹走进天禄阁。

    见到了“恩师”,刘欣也不敢怠慢,立刻赐座。

    师丹落座后,刘欣就开门见山的向这位“恩师”咨询了有关“田地兼并”的相关事宜。

    了解了之后,刘欣才知道,土地在这农耕时代那是极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在此时只要拥有千亩土地,农林牧副渔中随便你挑一样干,刨去全部的成本,一年的净收入都超过二十万钱,可谓是“有土斯有财”。

    二十万钱是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侯爵一年的年薪。

    高祖时期,买下长安附近的千亩良田的价格也不过十万钱,而宣帝时期,千亩田地的价格已经超过七十万钱,而现如今,买下千亩田地,起码都得要二百万钱。

    看到土地价值大幅飙升,一些掉进钱眼里的官员竟然以权谋私,公然利用公权力,按照宣帝时期,甚至是高祖时期的价格,强买强卖土地,致使百姓们怨声载道,弄的是民不聊生。

    刘欣越听越生气,越想越恼火。

    但生气归生气,恼火归恼火,问题还得解决,不解决问题怎么向那帮上访的地主们交待?

    最关键的问题是,能看到的那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再不改革,那些手里有权的官员一个个都成了超级大地主,而真正的地主就惨了,都得卖身为奴,他们的老婆女儿都得被卖去青楼,天天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做为一个“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皇帝”,刘欣怎么能够无动于衷?

    刘欣这一计划的第一步,是即刻下了一道诏书。

    而诏书的内容是,要求在三个月之内,全国的官员都要如实申报财产,特别是房屋田地的详细数量,除此之外,还得附上房屋田地的交易记录,包括交易价格、交易对象,以及交易日期等信息,而京城官员必须在七日之内上报,如提供虚假信息者,除革职之外,所隐瞒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

    这道诏书一下,官场是一片惊叹之声,都不明白为何会平地一声雷,皇帝下这道诏书寓意何为?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刘欣借口忙着筹办皇太太后的六十大寿,都没有去早朝,免得大臣们问起申报财产的事情,而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全盘计划。

    初九过后,京城大小官员的财产申报材料先后送到天禄阁,为了保密起见,审查材料的工作全都由师丹一人完成。

    刘欣虽然很想帮忙,但苦于自己不识字,只好帮师丹打打下手(貌似又干回了老本行,办公室助理)。

    不查都没问题,查查都是问题,京城几乎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是大地主,剩下的不到一成也是小地主,但惟独一人除了皇家赏赐的封地之外,并没用其他的田地,难道真有这么清的清官?而此人正是京兆尹朱博口中所说“京城一霸”的老爸,大司马王莽。

    难道是朱博那老小子信口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