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观影(1/2)
真正参与、亲身体验后,李文岚才知道过去许多关于建国后那段时间的知识都是残缺不全的,甚至有限偏颇。
当然,这也与文岚本人研究方向和文献数量有关。也许,换作是研究现代史的柳师姐穿越的话,情况应该会好许多吧。即便是多年后,文岚也时不时会这么想,尤其是挫折感满怀的时候。
关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日常娱乐活动,文岚真的知之甚少。在文岚刻板的印象中,这个时代应该是中式传统娱乐方式占绝对主导地位,逢年过节、大型庆祝活动,应该都是庙会、经典戏曲或者杂耍之类的。
真正在这里生活后,文岚才发现此时的人们精神面貌真的与后世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一样,非常有精神,一种当家作主的自豪感溢于言表。除了传统活动外,此时的人们也非常乐于学习新知识,拥抱外面的新鲜事物。
此时,电影院虽然不大,但会播放许多外国精选作品,不像文岚记忆中电影院里面充斥着各种套路式的谍战片和革命片。
据关博萱回忆,解放初期,当时各大影院里面还有各种米国电影播放。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里,引起战士们反感的“大腿舞”霓虹灯,实际上就是米国电影《出水芙蓉》的宣传广告。直到抗美援朝开始,为了抵抗米国的文化侵蚀,各地开始去米化,群众刊物上开始宣传抵制米国电影后,米国电影才渐渐从电影院里面消失不见了。
而随着华国与世界部分国家邦交正常化后,各国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逐渐开展,电影院里面公映的进口电影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面却是越来越广了。进口电影逐渐从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为主,渐渐发展到西欧、拉美、菊刀国、印三、埃及等地区的电影都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
上个月,电影厂里进行经典电影回顾活动,大部分场次对外售票。文岚跟着哥哥姐姐去赶了好几场次的盛会,看了英国电影《王子复仇记》和《百万英镑》,还看了意大利电影《勇士的奇遇》和印三的《流浪者》。文雅他们对剧情、打扮、插曲非常感兴趣,事后时常拿出来回味一番。
文岚发现观影者很多人其实应该早已看过电影了,此时却仍旧忍不住再来多看一次。影片插曲前奏一起,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跟着轻声哼唱,部分场景甚至变成低声合唱。这让文岚觉得既新奇又有趣,简直更胜于看电影本身。
对于习惯大制作的文岚来说,此时的电影还太过于粗糙,剧情也甚为老套。倒是那部《百万英镑》的男主角引起文岚的注意,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文岚总觉得这明星实在眼熟,斧劈刀削的五官,清瘦俊美的脸庞,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却又始终想不起来。
直到多日后,偶然见到一条黑裙子,联想起奥黛丽.赫本的经典打扮,才想起来《百万英镑》的男主角原来就是《罗马假日》的男主角。当年在学校的时候,百年回顾展览,在《罗马假日》和《乱世佳人》之间,文岚选择了《罗马假日》,自然对男主角那张俊容印象深刻。
文岚好不容易找到一样与后世的自己有着切实联系的事物,却再难看到,不由地懊悔异常。早知如此,当时就不应该偷偷摸鱼,而应该多看几眼,日后也好细细回味一番。
今晚的电影票,是关博睿提前准备好。为了买到足够的电影票,彦涛和文彬身为家中最年长的男孩,在寒风萧萧中排了3个小时的队,才买回一叠薄薄的电影票。不过,让文岚兴奋的是,大家要去看到是一部经典意大利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电影名气极大,即便是后世的文岚也是久仰大名。
进了影院,不过十分钟,孩子们便再也坐不住,除了文雅、玉清和文岚,其他的早已混入院线里的孩子群。
一群孩子打打闹闹的,又是斗牛,又是打画片,闹腾得很。一直到电影准备放映的亮灯一打,一束穿透力极强的光在幕布上打出宣传画面时,孩子们才开始慢慢安静下来。有些人回到亲人身边,有些席地而坐,有些人蹲在最前排不愿离去。
放映机前面那几排位置,更是挤满了人。少年们尤其喜欢近距离观察放映员的操作,除了自己观看,还一边同步向四周公告最新进展:“快好了!”“已经换好片!”“马上进入正片!”此类消息,就像水面的涟漪一样,随着人们的对话,向整个影院扩散着。
电影还没有开始,四周的人已经掏出兜里的瓜子和花生,慢慢磕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春节期间的年货一直攒着,就准备趁看电影的机会一次性出清。文岚扭头看了一圈,发现大部分的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在磕瓜子。音乐声、对话声和台下的嗑瓜子声,互相呼应,却没有一个人表示异议,没有一个人觉得刺耳。此时此刻,似乎瓜子与电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组合。
文岚保有后世养成的习惯,莫名觉得看电影时候嗑瓜子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坚拒文雅递过来的炒瓜子,为了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文岚默默掏出一颗糖果,塞进嘴巴。当文岚正准备把糖果纸卷起来丢弃的时候,被文雅一把抓住了小手。文岚不明所以,抬头回望。只见文雅抢过糖果纸,心疼地在放在腿上用手掌压平。
彦君察觉到动静,侧过头来一看:“哇,表姐,你从哪里弄来的?这糖果纸,我从来没有见过呢。”
“就是,这么罕见的糖果纸,居然差点让文岚那小傻瓜直接丢了。你看,这里被扯破,回去粘起来也不完美了。”文雅用手指甲将糖果纸轻轻划平,努力将裂痕修缮到近乎看不见。
文岚摸摸鼻子,缩了回去,半晌没敢吭声。
当然,这也与文岚本人研究方向和文献数量有关。也许,换作是研究现代史的柳师姐穿越的话,情况应该会好许多吧。即便是多年后,文岚也时不时会这么想,尤其是挫折感满怀的时候。
关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日常娱乐活动,文岚真的知之甚少。在文岚刻板的印象中,这个时代应该是中式传统娱乐方式占绝对主导地位,逢年过节、大型庆祝活动,应该都是庙会、经典戏曲或者杂耍之类的。
真正在这里生活后,文岚才发现此时的人们精神面貌真的与后世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一样,非常有精神,一种当家作主的自豪感溢于言表。除了传统活动外,此时的人们也非常乐于学习新知识,拥抱外面的新鲜事物。
此时,电影院虽然不大,但会播放许多外国精选作品,不像文岚记忆中电影院里面充斥着各种套路式的谍战片和革命片。
据关博萱回忆,解放初期,当时各大影院里面还有各种米国电影播放。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里,引起战士们反感的“大腿舞”霓虹灯,实际上就是米国电影《出水芙蓉》的宣传广告。直到抗美援朝开始,为了抵抗米国的文化侵蚀,各地开始去米化,群众刊物上开始宣传抵制米国电影后,米国电影才渐渐从电影院里面消失不见了。
而随着华国与世界部分国家邦交正常化后,各国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逐渐开展,电影院里面公映的进口电影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面却是越来越广了。进口电影逐渐从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为主,渐渐发展到西欧、拉美、菊刀国、印三、埃及等地区的电影都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
上个月,电影厂里进行经典电影回顾活动,大部分场次对外售票。文岚跟着哥哥姐姐去赶了好几场次的盛会,看了英国电影《王子复仇记》和《百万英镑》,还看了意大利电影《勇士的奇遇》和印三的《流浪者》。文雅他们对剧情、打扮、插曲非常感兴趣,事后时常拿出来回味一番。
文岚发现观影者很多人其实应该早已看过电影了,此时却仍旧忍不住再来多看一次。影片插曲前奏一起,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跟着轻声哼唱,部分场景甚至变成低声合唱。这让文岚觉得既新奇又有趣,简直更胜于看电影本身。
对于习惯大制作的文岚来说,此时的电影还太过于粗糙,剧情也甚为老套。倒是那部《百万英镑》的男主角引起文岚的注意,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文岚总觉得这明星实在眼熟,斧劈刀削的五官,清瘦俊美的脸庞,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却又始终想不起来。
直到多日后,偶然见到一条黑裙子,联想起奥黛丽.赫本的经典打扮,才想起来《百万英镑》的男主角原来就是《罗马假日》的男主角。当年在学校的时候,百年回顾展览,在《罗马假日》和《乱世佳人》之间,文岚选择了《罗马假日》,自然对男主角那张俊容印象深刻。
文岚好不容易找到一样与后世的自己有着切实联系的事物,却再难看到,不由地懊悔异常。早知如此,当时就不应该偷偷摸鱼,而应该多看几眼,日后也好细细回味一番。
今晚的电影票,是关博睿提前准备好。为了买到足够的电影票,彦涛和文彬身为家中最年长的男孩,在寒风萧萧中排了3个小时的队,才买回一叠薄薄的电影票。不过,让文岚兴奋的是,大家要去看到是一部经典意大利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电影名气极大,即便是后世的文岚也是久仰大名。
进了影院,不过十分钟,孩子们便再也坐不住,除了文雅、玉清和文岚,其他的早已混入院线里的孩子群。
一群孩子打打闹闹的,又是斗牛,又是打画片,闹腾得很。一直到电影准备放映的亮灯一打,一束穿透力极强的光在幕布上打出宣传画面时,孩子们才开始慢慢安静下来。有些人回到亲人身边,有些席地而坐,有些人蹲在最前排不愿离去。
放映机前面那几排位置,更是挤满了人。少年们尤其喜欢近距离观察放映员的操作,除了自己观看,还一边同步向四周公告最新进展:“快好了!”“已经换好片!”“马上进入正片!”此类消息,就像水面的涟漪一样,随着人们的对话,向整个影院扩散着。
电影还没有开始,四周的人已经掏出兜里的瓜子和花生,慢慢磕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春节期间的年货一直攒着,就准备趁看电影的机会一次性出清。文岚扭头看了一圈,发现大部分的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在磕瓜子。音乐声、对话声和台下的嗑瓜子声,互相呼应,却没有一个人表示异议,没有一个人觉得刺耳。此时此刻,似乎瓜子与电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组合。
文岚保有后世养成的习惯,莫名觉得看电影时候嗑瓜子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坚拒文雅递过来的炒瓜子,为了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文岚默默掏出一颗糖果,塞进嘴巴。当文岚正准备把糖果纸卷起来丢弃的时候,被文雅一把抓住了小手。文岚不明所以,抬头回望。只见文雅抢过糖果纸,心疼地在放在腿上用手掌压平。
彦君察觉到动静,侧过头来一看:“哇,表姐,你从哪里弄来的?这糖果纸,我从来没有见过呢。”
“就是,这么罕见的糖果纸,居然差点让文岚那小傻瓜直接丢了。你看,这里被扯破,回去粘起来也不完美了。”文雅用手指甲将糖果纸轻轻划平,努力将裂痕修缮到近乎看不见。
文岚摸摸鼻子,缩了回去,半晌没敢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