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家属住宅区的路上,文岚好奇地问李哲闻:“那个,嗯,宁哥哥为什么又有爸爸,又有父亲,?”

    李哲闻避开其他人,悄声解释:“因为你宁哥哥是冯伯伯和莫阿姨收养的儿子,为了区分,他会叫你冯伯伯做父亲,叫他亲生父亲做爸爸。”

    “可是,叫父亲,不是很拗口,一点也不亲近吗?”文岚凑在李哲闻的耳边轻轻说道。

    “因为小宁他过来的时候,已经记事了,叫惯了他亲生父亲作爸爸,所以你冯伯伯他们就没让他改口。当然,大家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瞒他,毕竟大家都在部队,想瞒也瞒不住。至于感情深浅,跟称呼什么,关系不大。小宁在冯家已经生活了10多年,他们关系一起都很融洽。你冯伯伯他们也一直视小宁为己出,跟他们亲生女儿一样照顾,不偏不倚,根本没有什么两样的。”李哲闻没有半点不耐烦,详细给女儿解释。

    文岚瞬间抓到一个敏感信息:“他们家有亲生的女儿,为什么还要再收养一个孩子?”

    “这个,你可能见得少,没有留意,其实部队里面这种情况很多。战争年代,从枪林弹雨里面闯过来的人,多多少少都带点伤。所以,没有孩子的夫妻很多,没有父母的孤儿也很多。你莫阿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在前线,工作非常危险,伤了身子。怀孕几次都没有保住,好不容易42年的时候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就一直没有再生育了。小宁他亲生父亲跟你冯伯伯和莫阿姨是战友,是在战火中结识的生死之交。他们家儿子多,一共有四个,见好朋友家里后继无人,就把小宁送给你冯伯伯收养。他家二儿子则自愿认了他们家另外一个好朋友做父亲,该姓换名,现在在安徽读大学。他们这些孩子都知情,大人们也希望他们保持联系,不要淡了手足之情。以前,没有调离的时候,大家经常组织聚会,让孩子们联络感情。”李哲闻并不因为女儿年纪小就敷衍了事,反而是把事情掰碎了讲解给孩子听。

    文岚的认知系统再次得到刷新。

    这个世界的史书往往只会记载大事要闻,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往往不见于文字记载。

    现在,文岚就在努力地补上这一类课程。毕竟,自己本身也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员,为了很长一段时间也需要在此间生活。人情世故,在东方社会环境里,影响很大。

    前方忽然随风传来一句:“小宁,你之前不是说要给你大哥他们写信吗,你的信呢?”

    嘶哑的声音答道:“我把信放在袋子里面了,就放在最上层。”

    “你用油纸包了没有?”

    “呃,没有,我就用信封这样装着,摆在布料的上面。”

    “诶呀,这可不行。4月开始,雨水慢慢就多起来了,我回去路途遥远,万一碰上下雨可就糟糕了。不过,没事,我今晚回去,再用油纸裹起来就行了。”

    冯载宁不好意思地捏着耳垂道歉:“唐叔叔,对不起,我太粗心了。幸好有你提醒我,否则就麻烦了。”

    “没事,你还年轻,没在外面走动过。这些小事,一时想不到,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这些老油条,泥里沙里滚出来的,吃得亏多了,自然知道得多一点。”唐部长指了指右侧的关博睿,“要说厉害,还是你关叔叔厉害。他可是当年西南联大的物理高材生,精通多门外语,自己上阵能射击,下了阵地什么枪支弹药都能修能整。”

    “嗨,老唐,你可别在孩子们面前这样夸我,把我臊得脸通红。早两年,你还嘲笑我的枪法,说你闭着眼睛都比我打得好呢。拜托,唐大哥,给我留点面子。就我这样的,那能跟你们这些真正在战场拼杀的军容相提并论呀。没有你们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也造不出一点枪支弹药。”关博睿侧身与冯载宁说道,“你父亲才是真正的英雄。你父亲当年转战中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因为擅长打硬仗而三军闻名。跟你父母相比,我们都不值一提。”

    一路闲聊着到了冯军长家中,莫阿姨热情地迎出来,好茶好酒全到端了出来。连文岚也被塞了一个糖果盒子,坐在藤制沙发上,闲吃陪聊。

    那晚的菜式,文岚都印象不深。反倒是冯军长出人意料的温文尔雅,莫阿姨热情之余尽显强者风范。载瑜姐姐更是集父母之长,长相明艳,体态大方,举止得体。他们一家人的言行举止,完全符合文岚对第一代创业者的认知。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回宿舍的路上,文岚依然喋喋不休:“爸爸,我以前以为这些大领导应该比较严肃,身边应该有保姆或者勤务兵之类的人照顾,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呢。想不到,冯伯伯,莫阿姨,那么高的职位,居然买菜做饭全部自己动手。而且,他们说话做事,一点架子都没有,平易近人。”

    “是啊,所以,他们才会得到广大官兵的爱戴啊。不过,其实,我们国家很多领导都是这样严于律己,自己带头做表率,然后才严格要求下面的人遵守相关规定。别的不说,我们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也是这样的。”李哲闻用肩膀轻轻撞了一下唐部长,“老唐,快讲讲当时你去见陶书记申请卡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