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李素回到长安之后,张飞、马超等将领继续在南阳盆地追亡逐北。
汉军十几万之众涌入南阳,除了依然有几万人坚守的宛城可能还要个把月才能攻下,其他地区完全是蝗虫过境一般地横扫。
袁术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一定程度,根本无力死守。更关键的是袁术本人从四月初五开始,就离开了雒阳,开始逐步把兵力往东边两淮地区收缩了,袁术军自己要保存嫡系有生力量,不肯死战。留下的炮灰又容易投降,自然是摧枯拉朽。
自古军阀混战都是这样势如破竹的,边境重镇某些“竹节”的位置被打崩了,双方心态发生变化,其中一方知道自己某些领土肯定守不住,就会出现大跨度的败退和战略转移。
加上张飞马超和李素留下的赵云、高顺等人的总兵力超过十万,完全可以一边围住宛城一边绕过宛城继续追击。
四月二十六,张、赵、马占领了南阳郡除宛城外的全部地区。赵云继续围困宛城,张飞则从南阳与颍川郡交界的荆-豫边境重镇叶县,突进到颍川一侧的昆阳、定陵。
没错,就是那个近两百年前光武帝刘秀跟王莽军打昆阳战役的昆阳。张飞占领了这里,一方面是“捞过界”,打到了原本袁绍与曹操预瓜分势力范围时、曹操许给袁绍的地盘上了。曹操当初跟袁绍签鸿沟为界,可是说好了把颍川和汝南都给袁绍的。另一方面,也是让袁绍军骨鲠在喉,面临战略要地的丢失。
只不过这种“条约”肯定对刘备没有约束力。所以刘备的突进,逼得袁绍也不得不加快进攻节奏,不能再和袁术玩“只击尾,不拦头不截腰”的驱赶占地战术了。
为了防止更多的地盘落入刘备手里,袁绍只能是全力抢地盘,不在乎多死点人。袁术军被彻底合围在南阳-颍川包围线以北的部队,也只能力战迫降。
而昆阳周边位置之所以重要、被袁绍重视,是因为叶县和昆阳是长江-汉水流域与颍川-黄淮流域的分界线。
众所周知,“南阳盆地”既然是个盆地,那四周一圈肯定是有山的。南阳西北与颍川、汝南接壤的山,名叫桐柏山,是连接北面秦岭和东南面大别山的余脉。
南阳的叶县、博望在桐柏山的西侧,博望位于淯水沿岸,可以从淯水入汉水再入长江。
而颍川那边的昆阳、定陵在桐柏山的东侧,县城在澧水岸边,最后可以注入汝、颍,由鸿沟人工运河沟通黄淮。
所以说,这地方是华中地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断开的关键点,双方的水运后勤到了这儿之后就断了,必须改走陆路。
而敌人如果败退后撤时,把所有的船带走,进攻一方是不可能把自己后方的船翻山运到新的河里继续使用的,这就得在敌占区重新另起炉灶大量造船确保后勤,就很容易被拖住陷入旷日持久的相持战。
所以,豫州和荆州的天然边界才会设置在这里,这是长江和黄河水系在华中的天然分界线。
后世21世纪,固然是在河南方城县挖了四十公里的人工运河,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淯水和澧水打通了,把汉水中游的水调往北方。但古代哪有那个施工能力,所以此后千年这都是华中的南北天然分界线。
也正因如此,刘秀和王莽要在这儿死战,刘秀大胜之后快速推进王莽就没了。
历史上刘备初投刘表时,想趁着曹操和袁尚相持时从新野北伐许昌,才会在博望坡和叶县与曹军大战,虽然最后北伐失败了,但是退兵的时候设伏破了夏侯惇、于禁。
(注:演义和志的区别不用多说了吧,博望坡是刘备自己打的,诸葛亮还没出来。这里强调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点,那就是这一战不是被曹操进攻,是刘备自己想趁袁曹相持北伐。
所以才会打到叶县、再诈败回博望破夏侯。战前南阳地区早已是曹操的,张绣投降时就归曹了,刘备那次北伐是打穿了整个南阳郡,但没能打进颍川郡。否则要是偷袭许昌成功,他就跟刘秀昆阳之战一样了)
汉军十几万之众涌入南阳,除了依然有几万人坚守的宛城可能还要个把月才能攻下,其他地区完全是蝗虫过境一般地横扫。
袁术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一定程度,根本无力死守。更关键的是袁术本人从四月初五开始,就离开了雒阳,开始逐步把兵力往东边两淮地区收缩了,袁术军自己要保存嫡系有生力量,不肯死战。留下的炮灰又容易投降,自然是摧枯拉朽。
自古军阀混战都是这样势如破竹的,边境重镇某些“竹节”的位置被打崩了,双方心态发生变化,其中一方知道自己某些领土肯定守不住,就会出现大跨度的败退和战略转移。
加上张飞马超和李素留下的赵云、高顺等人的总兵力超过十万,完全可以一边围住宛城一边绕过宛城继续追击。
四月二十六,张、赵、马占领了南阳郡除宛城外的全部地区。赵云继续围困宛城,张飞则从南阳与颍川郡交界的荆-豫边境重镇叶县,突进到颍川一侧的昆阳、定陵。
没错,就是那个近两百年前光武帝刘秀跟王莽军打昆阳战役的昆阳。张飞占领了这里,一方面是“捞过界”,打到了原本袁绍与曹操预瓜分势力范围时、曹操许给袁绍的地盘上了。曹操当初跟袁绍签鸿沟为界,可是说好了把颍川和汝南都给袁绍的。另一方面,也是让袁绍军骨鲠在喉,面临战略要地的丢失。
只不过这种“条约”肯定对刘备没有约束力。所以刘备的突进,逼得袁绍也不得不加快进攻节奏,不能再和袁术玩“只击尾,不拦头不截腰”的驱赶占地战术了。
为了防止更多的地盘落入刘备手里,袁绍只能是全力抢地盘,不在乎多死点人。袁术军被彻底合围在南阳-颍川包围线以北的部队,也只能力战迫降。
而昆阳周边位置之所以重要、被袁绍重视,是因为叶县和昆阳是长江-汉水流域与颍川-黄淮流域的分界线。
众所周知,“南阳盆地”既然是个盆地,那四周一圈肯定是有山的。南阳西北与颍川、汝南接壤的山,名叫桐柏山,是连接北面秦岭和东南面大别山的余脉。
南阳的叶县、博望在桐柏山的西侧,博望位于淯水沿岸,可以从淯水入汉水再入长江。
而颍川那边的昆阳、定陵在桐柏山的东侧,县城在澧水岸边,最后可以注入汝、颍,由鸿沟人工运河沟通黄淮。
所以说,这地方是华中地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断开的关键点,双方的水运后勤到了这儿之后就断了,必须改走陆路。
而敌人如果败退后撤时,把所有的船带走,进攻一方是不可能把自己后方的船翻山运到新的河里继续使用的,这就得在敌占区重新另起炉灶大量造船确保后勤,就很容易被拖住陷入旷日持久的相持战。
所以,豫州和荆州的天然边界才会设置在这里,这是长江和黄河水系在华中的天然分界线。
后世21世纪,固然是在河南方城县挖了四十公里的人工运河,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淯水和澧水打通了,把汉水中游的水调往北方。但古代哪有那个施工能力,所以此后千年这都是华中的南北天然分界线。
也正因如此,刘秀和王莽要在这儿死战,刘秀大胜之后快速推进王莽就没了。
历史上刘备初投刘表时,想趁着曹操和袁尚相持时从新野北伐许昌,才会在博望坡和叶县与曹军大战,虽然最后北伐失败了,但是退兵的时候设伏破了夏侯惇、于禁。
(注:演义和志的区别不用多说了吧,博望坡是刘备自己打的,诸葛亮还没出来。这里强调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点,那就是这一战不是被曹操进攻,是刘备自己想趁袁曹相持北伐。
所以才会打到叶县、再诈败回博望破夏侯。战前南阳地区早已是曹操的,张绣投降时就归曹了,刘备那次北伐是打穿了整个南阳郡,但没能打进颍川郡。否则要是偷袭许昌成功,他就跟刘秀昆阳之战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