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错了没法改,这其实是章)

    十月十二,雒阳城。

    自从袁绍拥立刘和后不久、关东伪朝的朝廷就迁到了邺城。

    不过雒阳依然保留了名义上都城的待遇,邺城则是有实无名,名义上相当于“皇帝临时行在所”。

    二十天前,袁绍惨败东逃之后,雒阳周边地区的关东朝廷军队,就陷入了惶恐之中。半个月前,关羽的部队在伊洛平原上穿插纵横。

    那些缺乏坚城保护的乡野之地,被关羽军随意分割占领、过境攫取了雒阳八关中的至少四五处。只剩雒阳这座主城,外加周边的偃师、荥阳等军事要地城池,和虎牢关,始终稳固坚守在袁军手中。

    关羽的部队一直也没摆出攻坚的样子,主要是需要接收的鱼腩地皮比较多。

    当时关羽更急切的目标,是先打通南北联络,所以重点拔除那些阻隔通往伊阙关、太谷关沟通高顺南阳郡辖区的要道节点。

    只能说河南尹境内军事要害节点太多,每隔几天收编一处,都要不少时间。

    雒阳守军从将领到普通士兵,都惴惴了好一段时间,直到十二号这天,得到邺城那边来的命令,总算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袁绍因为壶关陉和邺城受到的威胁,要求河南尹、陈留和颍川三地的留守部队全部抽调力量北上,把防区防务逐步移交给作为友军的曹操。

    河南尹虽然是战略要地,但因为对岸河内的平皋已经丢了,关羽也渡河夺取了南岸的成皋,事实上雒阳这块突出部是迟早不能守的。所以袁绍要求雒阳的一部分部队后退到荥阳和虎牢关,继续坚守住虎牢关。

    而原本驻守虎牢关的部队,是陈留郡酸枣驻地的部队,那儿的人马两天前就得到了命令、一天前就开拔北上增援魏郡赵郡战场了。

    袁绍阵营的辖区广大,尤其是地形南北错综复杂,战线极长。所以要收缩协防,都是层层调兵、让偏远防区的部队逐次后退、接收相邻友军的防区。

    让雒阳的军队来防陈留和虎牢关,陈留和虎牢关的部队北上渡河防黎阳、黎阳的部队再北上防邺城……

    情况紧急时,都是这么逐次调动的。

    毕竟袁绍的部队不可能真的只防守邺城一个点,那样的话冀州西部防线只会处处漏洞,说不定关羽就改走河内与魏郡之间的汲县、辉县(新乡、卫辉)这些地方打过来了。

    ……

    雒阳守军得到分兵北撤增援的命令后,就开始讨论具体该如何执行。

    袁绍是出了名的优柔寡断、舍不得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的,何况雒阳名义上还顶着关东朝廷首都的头衔,更不能不战就放弃。

    所以,袁绍只是让雒阳部队分兵一两万人增援协防后方,没允许所有部队都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