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沮授知道自己装备太差,单兵战力和素质也都远逊于关羽,如果被关羽拉扯着打沮授肯定会被收割。沮授只有人多,所以他的选择虽不能帮袁绍打赢,却是最适合袁绍情况、最能帮袁绍拖住和消耗敌人。
把关羽的走位逼住,不让他操作,强行摁着对方打呆仗,这已经是沮授的过人之处了。
别以为这很容易,如果今天换成历史上曾国藩之类的“儒将”,就是想逼对方打呆仗,都未必逼得到。人家根本不接团,继续拉扯你,拉扯到你出现脱节再回身接团。
说不定弹性防御的防线纵深还是不够,仍然被敌人绕了、然后大纵深穿插包抄,把你整个弹性防御区间范围都包饺子包进去。
……
统一了内部思想之后,刘备自然是全力支持相持扩军计划,期待几个月时机成熟、做好万全准备,再有一波决定性的操作空间。
在刘备的亲自支持下,从兵部、户部、民部等朝廷中枢各部起,下至地方相关兵源征集州郡官员,自然是都快速响应起来。(注:九卿改九部在554章,刘备称帝之后那段情节,跳看的可以回去看看,免得看不懂民部户部职权拆分)
刘备阵营如今的地盘还是比较广大、山区多,人烟相对关东诸侯稀疏不少,信息传递也慢。所以动员速度劣势依然明显。
黄权回长安是三月初八,刘备决议扩军是十一日。把征兵减税的消息传递到汉中和宛城时,已经是十五了,抵达三巴更是已经三月下旬。至于远在夏口的李素,差不多也得到那时候才会知道。当然,征兵扩军的事儿跟他没关系,不用在新占领区征兵。
虽然交通不便动员相对缓慢,但好在三月份本来就是春耕农忙季节,征兵本来就不会那么早。如今南方的双季稻产区因为要抢收夏粮补种插秧,夏天都闲不下来,而北方是单季产区,夏天还能农闲。
巴郡人口稠密、山区多耕地少,有大把无地农民可以征募。南阳地区则是小麦生产区,不存在双季稻问题,挑这两块稠密之地筹兵源,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以目前关西阵营的国力民力,把军队总规模扩大到四五十万,也还是健康的,并不会明显增加百姓压力。
甚至是可以不用额外加税、就靠目前的租庸调输法的税负力度调度,就可以做到了。四月初开始,一切相关工作倒是推进得有条不紊,并没有激起民变和反抗。
在刘备这边,一个成年男丁百姓,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全部价值就是等价于一千八百铜钱,不用加。袁绍那边的搜刮力度比刘备高一些,但也还是一个数量级上的,所以双方的战争潜力一目了然。
那些人口密集区的无地百姓,听说当兵可以免家里四个正丁的徭役和粮税。将来如果打胜仗有了新占领区,还可以优先移民分田,参军热度还是比较踊跃的。
(这里的“分田”包括去山越和南方拓荒,当时南方开发度还比较低,历史上东吴政权那几十年里,开发力度非常大。东汉时浙南闽北和江西都没什么人。)
到四月底,至少两万新兵兵员已经集中整编、开始训练。预计五月份之内,剩下的两万人也能全部征集到位。而之前俘虏的那些袁、孙军战俘,更是三月底之前已经结束苦役、被调到高顺那儿重新训练整编、洗脑感化改造。
这样的扩军整顿速度,如果传到关东诸侯耳中,怕是也会让人感慨难以支撑。
如今天下还剩下的诸侯里,也就曹操的动员效率明显高出刘备、袁绍,但也不明显,还虐民——毕竟曹操也实施了整整四年多屯田了,前几年实力不行,无非是因为他的地盘四战之地,生产力破坏比较大。
早年曹操实际掌握的总人口就三四百万人,再怎么提高压榨比例,绝对值也不会太高。现在彻底灭了袁术、还接受了孙权的江北淮南之地投效,曹操总人口比四年前翻倍都不止了,这时候曹式屯田的高征收比和动员效率才算是真正发挥威力。
曹操治下的屯田制现在是五五开的征收比,比“三十税一”可高多了。每个男丁理论上分田一百汉亩,官方制定的年纳税收获量应该是一百二十斛,五五开就是缴纳六十斛
把关羽的走位逼住,不让他操作,强行摁着对方打呆仗,这已经是沮授的过人之处了。
别以为这很容易,如果今天换成历史上曾国藩之类的“儒将”,就是想逼对方打呆仗,都未必逼得到。人家根本不接团,继续拉扯你,拉扯到你出现脱节再回身接团。
说不定弹性防御的防线纵深还是不够,仍然被敌人绕了、然后大纵深穿插包抄,把你整个弹性防御区间范围都包饺子包进去。
……
统一了内部思想之后,刘备自然是全力支持相持扩军计划,期待几个月时机成熟、做好万全准备,再有一波决定性的操作空间。
在刘备的亲自支持下,从兵部、户部、民部等朝廷中枢各部起,下至地方相关兵源征集州郡官员,自然是都快速响应起来。(注:九卿改九部在554章,刘备称帝之后那段情节,跳看的可以回去看看,免得看不懂民部户部职权拆分)
刘备阵营如今的地盘还是比较广大、山区多,人烟相对关东诸侯稀疏不少,信息传递也慢。所以动员速度劣势依然明显。
黄权回长安是三月初八,刘备决议扩军是十一日。把征兵减税的消息传递到汉中和宛城时,已经是十五了,抵达三巴更是已经三月下旬。至于远在夏口的李素,差不多也得到那时候才会知道。当然,征兵扩军的事儿跟他没关系,不用在新占领区征兵。
虽然交通不便动员相对缓慢,但好在三月份本来就是春耕农忙季节,征兵本来就不会那么早。如今南方的双季稻产区因为要抢收夏粮补种插秧,夏天都闲不下来,而北方是单季产区,夏天还能农闲。
巴郡人口稠密、山区多耕地少,有大把无地农民可以征募。南阳地区则是小麦生产区,不存在双季稻问题,挑这两块稠密之地筹兵源,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以目前关西阵营的国力民力,把军队总规模扩大到四五十万,也还是健康的,并不会明显增加百姓压力。
甚至是可以不用额外加税、就靠目前的租庸调输法的税负力度调度,就可以做到了。四月初开始,一切相关工作倒是推进得有条不紊,并没有激起民变和反抗。
在刘备这边,一个成年男丁百姓,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全部价值就是等价于一千八百铜钱,不用加。袁绍那边的搜刮力度比刘备高一些,但也还是一个数量级上的,所以双方的战争潜力一目了然。
那些人口密集区的无地百姓,听说当兵可以免家里四个正丁的徭役和粮税。将来如果打胜仗有了新占领区,还可以优先移民分田,参军热度还是比较踊跃的。
(这里的“分田”包括去山越和南方拓荒,当时南方开发度还比较低,历史上东吴政权那几十年里,开发力度非常大。东汉时浙南闽北和江西都没什么人。)
到四月底,至少两万新兵兵员已经集中整编、开始训练。预计五月份之内,剩下的两万人也能全部征集到位。而之前俘虏的那些袁、孙军战俘,更是三月底之前已经结束苦役、被调到高顺那儿重新训练整编、洗脑感化改造。
这样的扩军整顿速度,如果传到关东诸侯耳中,怕是也会让人感慨难以支撑。
如今天下还剩下的诸侯里,也就曹操的动员效率明显高出刘备、袁绍,但也不明显,还虐民——毕竟曹操也实施了整整四年多屯田了,前几年实力不行,无非是因为他的地盘四战之地,生产力破坏比较大。
早年曹操实际掌握的总人口就三四百万人,再怎么提高压榨比例,绝对值也不会太高。现在彻底灭了袁术、还接受了孙权的江北淮南之地投效,曹操总人口比四年前翻倍都不止了,这时候曹式屯田的高征收比和动员效率才算是真正发挥威力。
曹操治下的屯田制现在是五五开的征收比,比“三十税一”可高多了。每个男丁理论上分田一百汉亩,官方制定的年纳税收获量应该是一百二十斛,五五开就是缴纳六十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