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报寺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又名普云寺、栖霞寺,唐代名僧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东瀛未成,归途时曾驻锡于此。是建康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新年尹始,寺庙中的香火都非常旺盛,崇报寺中也是人山人海,尽是前来降香许愿的善男信女。
“想不到只有一年多的光景,建康就又恢复了从前的繁华,甚至还更胜往夕。”光衍站在窗边,看着外面如流的人潮,颇为感概的说道。
智空微微一笑,道:“这也并不奇怪啊,金人虽然占领了建康,但对城中并没有多少破坏,而且复国之后,又定都在建康,自然恢复的速度就快了些。不过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能够达到现在这样子,到也真是不容易。”
“不过。”他又看了看光衍,道:“我到却真没有想到,师兄以前不是一心想推到大宋朝吗?现在竟然会为朝廷做事,利用寺院,在金国境内布置眼线。”
原来光衍虽然答应帮助杨炎,在金国境内布置谍报网络,但并未正式出任官职,而平时还是住在崇报寺中。
听了智空的话之后,光衍也苦笑了一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如果再提推翻大宋,只会使金人乘虚而入。也非岳武穆所愿。何况收复失地,也是岳武穆的遗愿,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完成他的心愿。”
智空道:“但贫僧还是不解,当年孝宗皇帝在位之时,也为岳武穆平冤昭雪,而且一力主战,收复失地,为何那时师兄并未想过帮助朝廷呢?”
光衍道:“那是因为贫僧以经看出,孝宗皇帝虽然有心进取,但他是不可能收复失地的。两次北伐,不都无功而返了吗,最多,不过是少纳些岁币罢了。”
智空想了一想,道:“师兄说得也是,至少孝宗皇帝受制于太上皇,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仔。”
光衍摇摇头,道:“这到不是主要原因,太上皇对孝宗皇帝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毕竟不再其位,不谋其政。隆兴乾道年间,两次北伐之举,太上皇不是也无法阻止吗?只是孝宗皇帝虽然不是太上皇亲生,但却继承了赵家多疑猜忌,反复无常的性格,使人不能尽其能而用,兵难以尽其力而战。”
孝宗虽然想要有所做为,而且也在整顿吏治,考核官吏,减少开支,发展农耕上下了旅大一番心血,但在富国强兵,励精图治上却并没有什么建树。反而为了防止大臣专权,事必躬亲,理政烦琐。而且在俱体用人上,依然沿用大宋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法则,主和主战并立,使执政大臣互相牵制,以达到不使一方独大的局面。虽然利于皇帝控制朝政,但却使朝廷內部纷争不断,无形中也再不断消耗朝廷的力量。
同时孝宗还频繁更换宰臣,在位九年,竟使前后用过陈康伯、张浚、史浩、汤思退、虞允文、梁克家、陈俊卿、叶颙八人为宰相,少则数月,多也不过一两年,其中张浚、虞允文、汤思退都曾两度为相。如此一来,使大多数宰相在其任期内根本无法有所做为。
乾道北伐的失败,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邵宏渊嫉妒李显忠立功,导致不配合李显忠的行动,使李显忠孤军深入。但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北伐前线没有统一的指挥,才造成这一结局。然而这种前线不设统一指挥官的做法,恰恰也正是大宋的传统。
因此光衍说孝宗虽然算是有时做为,但却是无法做到击退金人,收复失地的,也不无道理。因此智空听了之后,也点点头,道:“师兄说得是。”然后又反问道:“师兄以为,当今的天子,却有可能收复失地吗?”
光衍道:“当今天子虽然年幼,但北伐恢复之心,不逊于孝宗,而且敢于对旧弊大胆变革,其志向远大,比神宗更甚。更重要的是他对杨炎绝对信任,日后北伐,必然会将面指挥大权,委以杨炎付责,这一点才是最关建的,所以贫僧才以为,只有现在,才有可能收复失地。”
智空也点点头,收复失地,最关建还是军事行为,面对大金这样的强敌,如果不能做到各路人马的统一指挥,北伐几乎毫无胜算。将所有兵权完交给一名大将,除了少数开国君主之外,对于其他守成的君主来说,几乎都是不(色色可能的事情。然而赵忱却偏偏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和杨炎之间的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君臣关系,几乎达到绝对信任的地步。这个特殊的事实,却成为大宋有望收复失地的关建。
两人正说着,只见一个小沙弥匆匆跑进了内室,道:“两位大师,杨驸马一家人到庙里来降香来了。”
※※支持原创※《宋翔》于7k※支持正版※※
杨炎现在的身份与以往己大不相同,新年的时候到家中拜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虽然大多数人他都可以选择不见,而让府里的总管杨代替自己去打法,但总还是有些人非要他亲自出面不可,如曹勋、高震、毕再遇、刘仁先这些昔日的同僚部下,还有陈俊卿、韩彦直、李显忠、李宝这些长辈上司,人数实际也不为少数。而且杨炎也还有一些人家要去拜访,因此新年的前五天,杨炎都忙于来往应酬,每天就像赶场一样,一刻也不得闲,反是比平时忙碍得多了。
一直到正月初六,才算告一段落,该走的也走得差不多,该来的也大多都来过了,剩下的自有杨去应付。杨炎才带着众妻妾和女儿,以及铁成林、谷雪萍、张威等人一起外出,到崇报寺降香,同时也是陪着一起上街闲逛。
新年尹始,寺庙中的香火都非常旺盛,崇报寺中也是人山人海,尽是前来降香许愿的善男信女。
“想不到只有一年多的光景,建康就又恢复了从前的繁华,甚至还更胜往夕。”光衍站在窗边,看着外面如流的人潮,颇为感概的说道。
智空微微一笑,道:“这也并不奇怪啊,金人虽然占领了建康,但对城中并没有多少破坏,而且复国之后,又定都在建康,自然恢复的速度就快了些。不过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能够达到现在这样子,到也真是不容易。”
“不过。”他又看了看光衍,道:“我到却真没有想到,师兄以前不是一心想推到大宋朝吗?现在竟然会为朝廷做事,利用寺院,在金国境内布置眼线。”
原来光衍虽然答应帮助杨炎,在金国境内布置谍报网络,但并未正式出任官职,而平时还是住在崇报寺中。
听了智空的话之后,光衍也苦笑了一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如果再提推翻大宋,只会使金人乘虚而入。也非岳武穆所愿。何况收复失地,也是岳武穆的遗愿,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完成他的心愿。”
智空道:“但贫僧还是不解,当年孝宗皇帝在位之时,也为岳武穆平冤昭雪,而且一力主战,收复失地,为何那时师兄并未想过帮助朝廷呢?”
光衍道:“那是因为贫僧以经看出,孝宗皇帝虽然有心进取,但他是不可能收复失地的。两次北伐,不都无功而返了吗,最多,不过是少纳些岁币罢了。”
智空想了一想,道:“师兄说得也是,至少孝宗皇帝受制于太上皇,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仔。”
光衍摇摇头,道:“这到不是主要原因,太上皇对孝宗皇帝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毕竟不再其位,不谋其政。隆兴乾道年间,两次北伐之举,太上皇不是也无法阻止吗?只是孝宗皇帝虽然不是太上皇亲生,但却继承了赵家多疑猜忌,反复无常的性格,使人不能尽其能而用,兵难以尽其力而战。”
孝宗虽然想要有所做为,而且也在整顿吏治,考核官吏,减少开支,发展农耕上下了旅大一番心血,但在富国强兵,励精图治上却并没有什么建树。反而为了防止大臣专权,事必躬亲,理政烦琐。而且在俱体用人上,依然沿用大宋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法则,主和主战并立,使执政大臣互相牵制,以达到不使一方独大的局面。虽然利于皇帝控制朝政,但却使朝廷內部纷争不断,无形中也再不断消耗朝廷的力量。
同时孝宗还频繁更换宰臣,在位九年,竟使前后用过陈康伯、张浚、史浩、汤思退、虞允文、梁克家、陈俊卿、叶颙八人为宰相,少则数月,多也不过一两年,其中张浚、虞允文、汤思退都曾两度为相。如此一来,使大多数宰相在其任期内根本无法有所做为。
乾道北伐的失败,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邵宏渊嫉妒李显忠立功,导致不配合李显忠的行动,使李显忠孤军深入。但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北伐前线没有统一的指挥,才造成这一结局。然而这种前线不设统一指挥官的做法,恰恰也正是大宋的传统。
因此光衍说孝宗虽然算是有时做为,但却是无法做到击退金人,收复失地的,也不无道理。因此智空听了之后,也点点头,道:“师兄说得是。”然后又反问道:“师兄以为,当今的天子,却有可能收复失地吗?”
光衍道:“当今天子虽然年幼,但北伐恢复之心,不逊于孝宗,而且敢于对旧弊大胆变革,其志向远大,比神宗更甚。更重要的是他对杨炎绝对信任,日后北伐,必然会将面指挥大权,委以杨炎付责,这一点才是最关建的,所以贫僧才以为,只有现在,才有可能收复失地。”
智空也点点头,收复失地,最关建还是军事行为,面对大金这样的强敌,如果不能做到各路人马的统一指挥,北伐几乎毫无胜算。将所有兵权完交给一名大将,除了少数开国君主之外,对于其他守成的君主来说,几乎都是不(色色可能的事情。然而赵忱却偏偏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和杨炎之间的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君臣关系,几乎达到绝对信任的地步。这个特殊的事实,却成为大宋有望收复失地的关建。
两人正说着,只见一个小沙弥匆匆跑进了内室,道:“两位大师,杨驸马一家人到庙里来降香来了。”
※※支持原创※《宋翔》于7k※支持正版※※
杨炎现在的身份与以往己大不相同,新年的时候到家中拜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虽然大多数人他都可以选择不见,而让府里的总管杨代替自己去打法,但总还是有些人非要他亲自出面不可,如曹勋、高震、毕再遇、刘仁先这些昔日的同僚部下,还有陈俊卿、韩彦直、李显忠、李宝这些长辈上司,人数实际也不为少数。而且杨炎也还有一些人家要去拜访,因此新年的前五天,杨炎都忙于来往应酬,每天就像赶场一样,一刻也不得闲,反是比平时忙碍得多了。
一直到正月初六,才算告一段落,该走的也走得差不多,该来的也大多都来过了,剩下的自有杨去应付。杨炎才带着众妻妾和女儿,以及铁成林、谷雪萍、张威等人一起外出,到崇报寺降香,同时也是陪着一起上街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