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圣旨将锦衣卫严厉的呵斥了一顿,当天整个锦衣卫都有点人心惶惶的,那些普通的锦衣卫底层的人他们不知道发生在锦衣卫以及朝鲜使臣之间的事情,他们只知道这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受到来自皇上的压制,以至于十几年来生活的十分的清苦,现在好不容易要换一个新君了,但是太子殿下却在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将锦衣卫呵斥了一顿,难道太子殿下也是对锦衣卫十分不满的吗,那我们以后的生活还怎么活啊。别看锦衣卫听上去威风凛凛的,但是先不说这十几年来来自朝廷的打压,就是在以往风光的时候真正活的很好的也只有那些上层的锦衣卫,像那些锦衣卫底层的人还是和平常人没有两样,生活非常的清苦,而且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多少的利益却还要为那些人承受锦衣卫的骂名。
而那些锦衣卫高层的人确实知道锦衣卫和朝鲜的使臣之间的事情的,当时这件事情办的时候在锦衣卫的高层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支持的有之,但同样的反对的也不少,最后还是牟斌这个指挥使拿的主意把那些个朝鲜的使臣全都给抓了。牟斌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快二十年了,自从当年梁芳推荐牟斌当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可以说牟斌在锦衣卫里面是真正的一言九鼎的任务,而那些锦衣卫里面的一些家族在得到牟斌的保证之后也是一直十分的支持牟斌。当然那些人最后同意的最关键原因就是牟斌是朱厚照这个太子的老师,虽说不想杨延和那样被重视。但是也比一般的人要好多了,有了这层关系即便朝廷到时候在生气也不会不看一下太子殿下的面子。
但是现在随着这封圣旨的到达,那些人开始怀疑了,因为他们听到消息说这封圣旨是太子殿下亲自命令下的。难道太子殿下要不顾牟斌处置锦衣卫了吗?
看到发生在锦衣卫的变化,牟斌确实一点都不急,虽然下面那些人已经到了他这里好几次了,都想让他到朱厚照那里求求情,但是牟斌却一直不为所动,他在等,他不相信这件事情就这样就结束了,根据这些年对朱厚照的了解。牟斌知道朱厚照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像孝宗那样偏激的认为锦衣卫就是十恶不赦的,要不是锦衣卫的设立已经成了百年来的惯例了,说不定孝宗早就把锦衣卫拿下来了。但是朱厚照不同。跟在朱厚照身边的这么长时间里,牟斌经常听到朱厚照说一些有关锦衣卫的话,事关自己,牟斌向来是听得仔细,根据朱厚照以前的话。牟斌知道朱厚照这个太子对锦衣卫的态度就是锦衣卫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完全打压它也不行。
果然如牟斌所预料的那样,当第一天锦衣卫的人在焦虑之中度过之后,第二天一早上朝廷再一次下了一道圣旨给锦衣卫。不过和第一天的相反的是,这一次的圣旨全然没有一句批评锦衣卫的话。相反的通篇确实表扬锦衣卫的话,特别是说锦衣卫能够早点发现驻京师的朝鲜使臣的犯罪活动并且及时采取措施的举措做的十分的好。不但如此。连带着锦衣卫这么多年来拖欠的饷银什么的也全都补齐了。
这道圣旨一下整个锦衣卫大院里的人全都沸腾了,如果放在锦衣卫风光的年代,这样的圣旨没有什么,但是放到现在这个锦衣卫被压制的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这道圣旨代表着从此朝廷对锦衣卫的打压要取消了,而他们锦衣卫从天开始可以风风光光的在外面亮相了。而且一下子把以前那么多年拖欠的饷银补齐了,一下子所有人便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这两道圣旨牵动着京城之中无数人的心,对于锦衣卫来说这两道圣旨标志着朝廷对锦衣卫实行了快二十年的打压政策要取消了,而且以后他们便可以恢复正常了,只要以后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话他们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虽然圣旨上面没有说明以后锦衣卫要怎么做,但是真正对于牟斌这些人来说只要朱厚照的一个意思他们便可以揣摩出来了。
锦衣卫是高兴了,而很多的官员确实不高兴了,天下文武百官和锦衣卫、东厂之间是天然的对立关系,以前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一直被孝宗示意朝廷打压着,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怕锦衣卫和东厂,想踩就踩想骂就骂,但是现在突然太子殿下要松开对锦衣卫的打压了,这让那些以前肆意踩踏锦衣卫的人如何是好,按照锦衣卫以前的风格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且锦衣卫再次运作起来起来了那不就是大家的头上再次悬着了把利剑了吗。
于是很多人都想上奏折请求朱厚照不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就连内阁的几个阁老以及几个尚书在见到朱厚照的时候也捎带着提了一下,但是朱厚照却以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为由不以理会。
这下子大家没法了,因为朱厚照的确是没有说过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不管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上的,都没有。虽然只要是聪明的人都可以从朱厚照下的那两个圣旨上面看得出来朱厚照的意思,但是这个东西是大家揣摩出来的,是不能拿来作为依据的,你只能心里揣摩,说出来就不管用了,你这样说到时候朱厚照来个我没这个意思你就没辙了,而且万一给你扣一个妄加猜测监国殿下圣意的罪名可就完蛋了。
最后一下人闹了几天之后便没人在说这件事了,不过一直等到过来好长时间还没有发现锦衣卫有什么报复的行动的众人才知道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过他们是不会这么说的,他们只会说这是牟斌的高风亮节。
而随着锦衣卫的情况改好还有一个消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就是郑广慧悄悄的继任了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职务。这个职务已经空缺了有一段时间了,上一任的两个指挥同知的其中一个因为年龄太老了便辞官回老家了,而他走后便空出来了一个指挥同知的位置,如果是以前说不定很多人抢着要这个位置。但是由于前段时间锦衣卫还在不断的遭受打压,所以这个指挥同知的职务便没有以前那么耀眼了,相反的还有好多人不愿意继任这个职务呢,因为你职务越高到时候收到的打压就越大啊,牟斌是有着朱厚照呢,所以不会有人直接找他的事情,但是他下面的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啊。所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职务便被空缺了下来。一直到现在郑广慧突然继任,让那些重新对这个职务打起了心思的人后悔莫及。
郑广慧的继任指挥同知便是锦衣卫未来接下来两年内马上便要展开的关于锦衣卫的改造的行动做准备了。
对于朱厚照和郑广慧来说要想真正的对锦衣卫进行改造。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便是朱厚照继任皇位,这个事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没有来自皇上的诏令是没有人敢对锦衣卫有任何改动的。锦衣卫作为属于皇上的私人情报机构,它的所有改动都必须要来自皇上的准许。现在虽然是朱厚照在监国,而且锦衣卫也暂时听命于他,但是他却不具有对锦衣卫改造的权力,要想改造锦衣卫还得先得到孝宗的准许才行。这就和太子在皇帝身边安插太子一样,虽然你有能力可以做到这个,但是你却绝对不能这样多,因为这样做了一旦被发现几乎百分之百被废。
所以说朱厚照要想有所行动就必须要等到自己继任皇位了这样自己在法理上便完全合乎规矩了。
除了第一个条件之外第二个条件就是郑广慧必须要能够全面掌控锦衣卫。锦衣卫不是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机构。他是数目众多权倾天下的巨大的情报机构,这样一个机构要想对它进行全面的手术就必须要能够控制得住形式才行。要不然一旦下面有人阳奉阴违甚至胡乱来的话产生的乱子不会小了。
就目前来说,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都还没有满足。朱厚照还没有继位,而郑广慧还没有控制得住锦衣为。不过有关锦衣卫全面改造的计划却已经制定好了,而这个也是改造计划必须具备的第三个条件,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经完成了的。
那一边朝鲜正使沈贞回到会同馆之后也一直没有闲下来,在处理完了朝鲜使臣的事情的当天,沈贞带着失望和有点愤怒的心情回到了会同馆里面朝鲜的会馆。
回去之后沈贞开始讲这几天的事情写了下来,然后让自己的一个亲随第二天便返程会朝鲜。在书信里面沈贞先是讲述了一下自己来到大明的路上的见闻以及在京城里面的打听到的消息。
在心里面沈贞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大明的变化的震惊,沈贞在年轻的事情曾经随着当年的朝鲜使臣来到过大明,当时的大明还是在宪宗皇帝的统治之下,沈贞对当时的大明记忆犹新,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沈贞记得当年自己一行到达京师的路上被沿途的官府敲诈了不下数十回。除了这些之外在来京师的路上沈贞也见到了好几起叛乱,而来自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探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当时的大明差不多就是生活在了水生火热之中。不过当年的沈贞见到那一幕的时候确实心里越发的高兴。
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虽说这一般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的,但是要说没有私心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两个国家便会有冲突,有利益的纠葛。作为属国的朝鲜最想看到的无疑是一个衰弱的宗主国而不是一个强大的宗主国。大明的辽东之地以这就是朝鲜渴望得到的,一旦大明变得虚弱了那么朝鲜就可以出手把这块土地拿到手了。所以当年看到大明那个样子之后沈贞才会高兴异常。
而那些锦衣卫高层的人确实知道锦衣卫和朝鲜的使臣之间的事情的,当时这件事情办的时候在锦衣卫的高层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支持的有之,但同样的反对的也不少,最后还是牟斌这个指挥使拿的主意把那些个朝鲜的使臣全都给抓了。牟斌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快二十年了,自从当年梁芳推荐牟斌当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可以说牟斌在锦衣卫里面是真正的一言九鼎的任务,而那些锦衣卫里面的一些家族在得到牟斌的保证之后也是一直十分的支持牟斌。当然那些人最后同意的最关键原因就是牟斌是朱厚照这个太子的老师,虽说不想杨延和那样被重视。但是也比一般的人要好多了,有了这层关系即便朝廷到时候在生气也不会不看一下太子殿下的面子。
但是现在随着这封圣旨的到达,那些人开始怀疑了,因为他们听到消息说这封圣旨是太子殿下亲自命令下的。难道太子殿下要不顾牟斌处置锦衣卫了吗?
看到发生在锦衣卫的变化,牟斌确实一点都不急,虽然下面那些人已经到了他这里好几次了,都想让他到朱厚照那里求求情,但是牟斌却一直不为所动,他在等,他不相信这件事情就这样就结束了,根据这些年对朱厚照的了解。牟斌知道朱厚照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像孝宗那样偏激的认为锦衣卫就是十恶不赦的,要不是锦衣卫的设立已经成了百年来的惯例了,说不定孝宗早就把锦衣卫拿下来了。但是朱厚照不同。跟在朱厚照身边的这么长时间里,牟斌经常听到朱厚照说一些有关锦衣卫的话,事关自己,牟斌向来是听得仔细,根据朱厚照以前的话。牟斌知道朱厚照这个太子对锦衣卫的态度就是锦衣卫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完全打压它也不行。
果然如牟斌所预料的那样,当第一天锦衣卫的人在焦虑之中度过之后,第二天一早上朝廷再一次下了一道圣旨给锦衣卫。不过和第一天的相反的是,这一次的圣旨全然没有一句批评锦衣卫的话。相反的通篇确实表扬锦衣卫的话,特别是说锦衣卫能够早点发现驻京师的朝鲜使臣的犯罪活动并且及时采取措施的举措做的十分的好。不但如此。连带着锦衣卫这么多年来拖欠的饷银什么的也全都补齐了。
这道圣旨一下整个锦衣卫大院里的人全都沸腾了,如果放在锦衣卫风光的年代,这样的圣旨没有什么,但是放到现在这个锦衣卫被压制的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这道圣旨代表着从此朝廷对锦衣卫的打压要取消了,而他们锦衣卫从天开始可以风风光光的在外面亮相了。而且一下子把以前那么多年拖欠的饷银补齐了,一下子所有人便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这两道圣旨牵动着京城之中无数人的心,对于锦衣卫来说这两道圣旨标志着朝廷对锦衣卫实行了快二十年的打压政策要取消了,而且以后他们便可以恢复正常了,只要以后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话他们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虽然圣旨上面没有说明以后锦衣卫要怎么做,但是真正对于牟斌这些人来说只要朱厚照的一个意思他们便可以揣摩出来了。
锦衣卫是高兴了,而很多的官员确实不高兴了,天下文武百官和锦衣卫、东厂之间是天然的对立关系,以前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一直被孝宗示意朝廷打压着,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怕锦衣卫和东厂,想踩就踩想骂就骂,但是现在突然太子殿下要松开对锦衣卫的打压了,这让那些以前肆意踩踏锦衣卫的人如何是好,按照锦衣卫以前的风格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且锦衣卫再次运作起来起来了那不就是大家的头上再次悬着了把利剑了吗。
于是很多人都想上奏折请求朱厚照不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就连内阁的几个阁老以及几个尚书在见到朱厚照的时候也捎带着提了一下,但是朱厚照却以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为由不以理会。
这下子大家没法了,因为朱厚照的确是没有说过要放松对锦衣卫的压制,不管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上的,都没有。虽然只要是聪明的人都可以从朱厚照下的那两个圣旨上面看得出来朱厚照的意思,但是这个东西是大家揣摩出来的,是不能拿来作为依据的,你只能心里揣摩,说出来就不管用了,你这样说到时候朱厚照来个我没这个意思你就没辙了,而且万一给你扣一个妄加猜测监国殿下圣意的罪名可就完蛋了。
最后一下人闹了几天之后便没人在说这件事了,不过一直等到过来好长时间还没有发现锦衣卫有什么报复的行动的众人才知道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过他们是不会这么说的,他们只会说这是牟斌的高风亮节。
而随着锦衣卫的情况改好还有一个消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就是郑广慧悄悄的继任了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职务。这个职务已经空缺了有一段时间了,上一任的两个指挥同知的其中一个因为年龄太老了便辞官回老家了,而他走后便空出来了一个指挥同知的位置,如果是以前说不定很多人抢着要这个位置。但是由于前段时间锦衣卫还在不断的遭受打压,所以这个指挥同知的职务便没有以前那么耀眼了,相反的还有好多人不愿意继任这个职务呢,因为你职务越高到时候收到的打压就越大啊,牟斌是有着朱厚照呢,所以不会有人直接找他的事情,但是他下面的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啊。所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职务便被空缺了下来。一直到现在郑广慧突然继任,让那些重新对这个职务打起了心思的人后悔莫及。
郑广慧的继任指挥同知便是锦衣卫未来接下来两年内马上便要展开的关于锦衣卫的改造的行动做准备了。
对于朱厚照和郑广慧来说要想真正的对锦衣卫进行改造。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便是朱厚照继任皇位,这个事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没有来自皇上的诏令是没有人敢对锦衣卫有任何改动的。锦衣卫作为属于皇上的私人情报机构,它的所有改动都必须要来自皇上的准许。现在虽然是朱厚照在监国,而且锦衣卫也暂时听命于他,但是他却不具有对锦衣卫改造的权力,要想改造锦衣卫还得先得到孝宗的准许才行。这就和太子在皇帝身边安插太子一样,虽然你有能力可以做到这个,但是你却绝对不能这样多,因为这样做了一旦被发现几乎百分之百被废。
所以说朱厚照要想有所行动就必须要等到自己继任皇位了这样自己在法理上便完全合乎规矩了。
除了第一个条件之外第二个条件就是郑广慧必须要能够全面掌控锦衣卫。锦衣卫不是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机构。他是数目众多权倾天下的巨大的情报机构,这样一个机构要想对它进行全面的手术就必须要能够控制得住形式才行。要不然一旦下面有人阳奉阴违甚至胡乱来的话产生的乱子不会小了。
就目前来说,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都还没有满足。朱厚照还没有继位,而郑广慧还没有控制得住锦衣为。不过有关锦衣卫全面改造的计划却已经制定好了,而这个也是改造计划必须具备的第三个条件,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经完成了的。
那一边朝鲜正使沈贞回到会同馆之后也一直没有闲下来,在处理完了朝鲜使臣的事情的当天,沈贞带着失望和有点愤怒的心情回到了会同馆里面朝鲜的会馆。
回去之后沈贞开始讲这几天的事情写了下来,然后让自己的一个亲随第二天便返程会朝鲜。在书信里面沈贞先是讲述了一下自己来到大明的路上的见闻以及在京城里面的打听到的消息。
在心里面沈贞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大明的变化的震惊,沈贞在年轻的事情曾经随着当年的朝鲜使臣来到过大明,当时的大明还是在宪宗皇帝的统治之下,沈贞对当时的大明记忆犹新,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沈贞记得当年自己一行到达京师的路上被沿途的官府敲诈了不下数十回。除了这些之外在来京师的路上沈贞也见到了好几起叛乱,而来自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探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当时的大明差不多就是生活在了水生火热之中。不过当年的沈贞见到那一幕的时候确实心里越发的高兴。
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虽说这一般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的,但是要说没有私心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两个国家便会有冲突,有利益的纠葛。作为属国的朝鲜最想看到的无疑是一个衰弱的宗主国而不是一个强大的宗主国。大明的辽东之地以这就是朝鲜渴望得到的,一旦大明变得虚弱了那么朝鲜就可以出手把这块土地拿到手了。所以当年看到大明那个样子之后沈贞才会高兴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