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日,连静淞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司承佑年岁比她大不少。
司承佑是建安八年生的,她是建安十三年生的,年长她整整五岁,这么看的话,交谈时的从容不迫和游刃有余也都有了理由。
只是那张脸,让人完全无法将司承佑和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放在一起。
司承佑没在庙里,大约是有事,常常天不亮就带着青山出门去了,连静淞的伤势好得差不多了,总觉得有些坐立不安,就在院子里活动筋骨。因为她的剑丢了,又不怎么会拳脚功夫,司承佑就将自己的佩剑留给她了。
不知道司承佑的功夫如何。连静淞脚下踩得稳当,持剑的手也是稳稳的,一剑刺出去,方向半点都不会偏。
这柄剑是百炼精钢打的,一看就是好剑,就是比起江湖中人中的兵器来说,剑鞘和剑柄稍显华
丽,过于引人注目了些,但好在司承佑还知道她是偷跑出来的,在剑身外面裹了一层深色的布,只要不出鞘,倒也看不出这是一柄过分华丽的剑。
初见那日,司承佑是从山崖上跳下来的,料想轻功应该不会差,可惜最后出了洋相,不然也当得起翩若蛟龙四个字。她想着,脚下步子一步一步踏出,脚步落得轻盈,却又像是落了快大石一般厚重,连家的轻功身法便是这般的举重若轻,高祖皇帝赐名为鸿毛步法,尽管不解其意,但连家人还是沿用至今。
那柄剑在她手中或劈或砍或刺,每一剑都恰到好处,用起来如同自己的佩剑一般熟练。
奇怪,怎地这么顺手?
她身手矫健,动作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自然就带起一阵风来,风吹着她的衣角,拂过她的耳畔,托着她的脚步,像是她的助力一般,使起剑来更是如鱼得水一般舒畅。
连静淞的动作停了下来。她握着剑,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这个感觉怎么有点像是……用她母亲的那柄剑?
连家家传的是刀法和拳法,大约是因为刀法和拳法都好上手,培养起来更容易一些,连家的底子也的确有些薄弱,好的剑法没那么容易寻到。她的功夫是跟着她母亲学的,原是想要学连家的功夫,也为了更好地继承家业,但她父亲说学连家功夫的太多了,不缺她这一个,但能跟着她母亲学功夫的,就只有她这一个女儿,她便跟着母亲学了十年的剑,学了十年的功夫。
她母亲有一柄家传的剑,从长安带来的,因为用的时间太久,剑身的铭文已经模糊不清了,剑鞘也遗失了,但仍然锋利地吹毫可断。她就是用那一柄剑从小练到大的,只是她母亲过世的时候,那柄剑陪着她母亲下葬了,她便换了一柄剑,虽然也是一柄宝剑,但用起来总觉得没那么顺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司承佑这剑一看就不是行走江湖的剑,剑柄用的是上好的软木,打磨出了手掌握拳时掌心的形状,又以绸布缠绕,坠着佩玉,剑格上雕刻着龙纹,剑身乃是百炼花纹钢,色似彩虹,纹若流水。而江湖上的兵器作坊因为锻铁的技术不到,温度也不够,是以锻不出百炼精钢,,更别说剑身上会有如此精美的花纹了。
连静淞握着剑柄,使劲儿握了握,又在手心里颠了颠,愈发不确定起来。
像,太像了。
像得让她无法不疑心。
若不是这剑身上的铭文乃是“惊虹”二字,而她母亲那一柄虽然铭文模糊了,却仍能看得出原本的字样是“含章”,她甚至要怀疑司承佑是不是盗了她母亲的墓,将那柄含章剑拿了出来。况且剑身的纹路也毫不相同,这一柄乃是流水纹,她母亲那一柄则是丹露纹。
司承佑是建安八年生的,她是建安十三年生的,年长她整整五岁,这么看的话,交谈时的从容不迫和游刃有余也都有了理由。
只是那张脸,让人完全无法将司承佑和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放在一起。
司承佑没在庙里,大约是有事,常常天不亮就带着青山出门去了,连静淞的伤势好得差不多了,总觉得有些坐立不安,就在院子里活动筋骨。因为她的剑丢了,又不怎么会拳脚功夫,司承佑就将自己的佩剑留给她了。
不知道司承佑的功夫如何。连静淞脚下踩得稳当,持剑的手也是稳稳的,一剑刺出去,方向半点都不会偏。
这柄剑是百炼精钢打的,一看就是好剑,就是比起江湖中人中的兵器来说,剑鞘和剑柄稍显华
丽,过于引人注目了些,但好在司承佑还知道她是偷跑出来的,在剑身外面裹了一层深色的布,只要不出鞘,倒也看不出这是一柄过分华丽的剑。
初见那日,司承佑是从山崖上跳下来的,料想轻功应该不会差,可惜最后出了洋相,不然也当得起翩若蛟龙四个字。她想着,脚下步子一步一步踏出,脚步落得轻盈,却又像是落了快大石一般厚重,连家的轻功身法便是这般的举重若轻,高祖皇帝赐名为鸿毛步法,尽管不解其意,但连家人还是沿用至今。
那柄剑在她手中或劈或砍或刺,每一剑都恰到好处,用起来如同自己的佩剑一般熟练。
奇怪,怎地这么顺手?
她身手矫健,动作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自然就带起一阵风来,风吹着她的衣角,拂过她的耳畔,托着她的脚步,像是她的助力一般,使起剑来更是如鱼得水一般舒畅。
连静淞的动作停了下来。她握着剑,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这个感觉怎么有点像是……用她母亲的那柄剑?
连家家传的是刀法和拳法,大约是因为刀法和拳法都好上手,培养起来更容易一些,连家的底子也的确有些薄弱,好的剑法没那么容易寻到。她的功夫是跟着她母亲学的,原是想要学连家的功夫,也为了更好地继承家业,但她父亲说学连家功夫的太多了,不缺她这一个,但能跟着她母亲学功夫的,就只有她这一个女儿,她便跟着母亲学了十年的剑,学了十年的功夫。
她母亲有一柄家传的剑,从长安带来的,因为用的时间太久,剑身的铭文已经模糊不清了,剑鞘也遗失了,但仍然锋利地吹毫可断。她就是用那一柄剑从小练到大的,只是她母亲过世的时候,那柄剑陪着她母亲下葬了,她便换了一柄剑,虽然也是一柄宝剑,但用起来总觉得没那么顺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司承佑这剑一看就不是行走江湖的剑,剑柄用的是上好的软木,打磨出了手掌握拳时掌心的形状,又以绸布缠绕,坠着佩玉,剑格上雕刻着龙纹,剑身乃是百炼花纹钢,色似彩虹,纹若流水。而江湖上的兵器作坊因为锻铁的技术不到,温度也不够,是以锻不出百炼精钢,,更别说剑身上会有如此精美的花纹了。
连静淞握着剑柄,使劲儿握了握,又在手心里颠了颠,愈发不确定起来。
像,太像了。
像得让她无法不疑心。
若不是这剑身上的铭文乃是“惊虹”二字,而她母亲那一柄虽然铭文模糊了,却仍能看得出原本的字样是“含章”,她甚至要怀疑司承佑是不是盗了她母亲的墓,将那柄含章剑拿了出来。况且剑身的纹路也毫不相同,这一柄乃是流水纹,她母亲那一柄则是丹露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