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对于福头村来,是个特殊的日子。

    因为今,从西安城里回来了一个17岁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吴亦闯。

    福头村也就巴掌那么大块地,谁家有个什么事儿,很快就会传得沸沸扬扬。

    浪子回村,打破了村里往日的平静。

    吴亦闯的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的含义是让他做一个有志向的人。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吴亦闯这个年轻人,恰恰人如其名,从不甘平庸,敢于出头。长大以后更是心怀抱负,他十三岁就离开贫瘠的村子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盼着终有一能够出人头地。

    吴亦闯是偏远农村出来的人,到了西安城里没有住处,身上也没有钱财,只得风餐露宿。

    最早的前几个月他在城里像个叫花子一样以要饭为生,后来通过努力去码头做搬运结果工钱被骗,再后来做起卖报员,然而经常被市井混混勒索诈取。

    那个时候他明白了穷人的出头之日比登还难,不过越是这样的人生他越想去改变。每当受尽屈辱苦难的时候,他都攥紧拳头,赌咒发誓,我是吴亦闯,我要去闯,终有一老子要过上比富人好一百倍的生活。这句话反反复复不知道他了多少遍,任何痛楚都抹灭不掉他那颗闯荡的心。

    有一饥肠辘辘,他得知城里经常闹鬼没有人敢做更夫这个职业,而且当时工钱还比较丰厚。

    在鬼怪横行的动荡年代,干更夫这个职业的人,要么是亡命徒,要么就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修行者。

    吴亦闯则属于前者。

    做为一个十几岁的凡人少年,鬼怪他当然害怕,迫于生计,他只好去做没人敢做的更夫。

    最开始运气挺好,半夜打更的时候没有遇到过妖魔鬼怪,直到一个月后的夜晚,他遇到了。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秋高气爽的夜晚。

    一到半夜子时,吴亦闯与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西安城口街头。

    吴亦闯独自走在昏暗的大街上,他披着马褂,提起一盏黄灯笼,拿着铜锣边走边敲。

    “咚——咚!咚!咚”

    干更夫这个职业已有一个月,他刻苦地记着时间,熟练的鸣锣出三更时的铜锣声节奏。

    铜锣声落,他开始吆喝:“子时已到。干物燥心火烛~~”

    提着灯笼在漆黑的道路上又行了几百步,他继续鸣锣。